您当前的位置:资讯 > 教育 > 消息正文

高中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2013-12-13 14:22:50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

   ◆◆双峰县第二中学欧阳海鹰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几个策略进行了思考。

    基础性策略

    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每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则应用能力的培养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系统性策略

    从学生角度来看,当代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如计算机的基本认知、简单的输入法、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搜索、查找、浏览等网络的基本应用等。但是同时也存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对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掌握的不系统。比如学生对文字编辑软件、数据库等知识技术的掌握不全面等。

    比如高一新生刚入学,笔者在第一节课就针对是否接触过计算机、掌握了哪些操作技能、学过哪些软件、接触过哪些硬件软件、家里是否有计算机、能否上网等问题在学生中做了详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时所学信息技术情况的结果,把我们学生分为高(偏少)、中(偏少)、低(大部分)三个层次。在教学中,实施不同程度的教学,尽量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学习“Excel制作图表”时,讲解完对图表生成及美化的方法后,布置学习任务,重点指导中、低层次的学生如何完成图表制作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表格数据制作更直观的图表分析数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美化图表,制作出更美观的图表作品。

    创新性策略

    信息技术的更新性是目前所有学科中最快最大的,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技术应用上能随时更新,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的可持续性。

    (1)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二章第三节《多途径文件下载》中,本人提供了FlashGet网络快车下载文件,但是有部分学生却认为用迅雷下载更好。本人因势利导,鼓励这些学生尝试用两种工具下载文件,并找出各自的特点。(2)提倡讨论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中,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一些没有明确标准的话题如:“信息具有真伪性,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信息辨别能力?”采用BBS讨论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把所有学生提交的观点反馈给学生,师生共同点评,使学生体会到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两方面着手。(3)充分利用作品评比欣赏课,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高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他们开始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重视伙伴们对其的看法,重视自己在同学们中的地位。作品评价能使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实践性策略

    实践性是信息技术工具性功能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实践性策略,是异常重要的。笔者是这样做的:师生互动实践;任务刺激实践;竞赛诱导实践。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只要牢牢抓住“把握基础,构成系统,鼓励创新,重视实践”,就能能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充满活力,学生不断进步,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标签: 高中生 信息技术 应用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9 - 2014 www.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