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370余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来源:证券日报时间:2018-05-03 23:41:45

近一个月来,多家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因环保问题领到罚单。同时,沪深两市公司也在积极推进环保工作,沪市已有370余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深市118家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累计投入191.18亿元开展环境技术与产品服务研发。本报今日就具体公司的处罚情况作出梳理,并请专家进行解读。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各地环保局加大对上市公司环保检查力度。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有凯马B、广济药业、和胜股份、龙蟒佰利、辉丰股份、南京熊猫等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涉及环保的处罚整改公告,罚款金额累计近4000万元。其中,凯马B罚款金额最大,达3174.21万元,辉丰股份收到两次罚单,罚款金额累计达680万元。较多企业被罚款原因涉及碳排放超标、烟尘排放浓度超标、水污染等。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被罚上市公司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排放问题,包括废水、废弃和固体废物的超标排放,二是环境管理粗放,对自身和下属企业监管不力。监管的重点主要是工业企业,由于行业特点决定,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一直都是高耗能、高污染,因此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徐光瑞表示,监管重点在三个环节,一是排放领域,包括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等;二是管理领域,包括生产设施必须与环保设施配套使用,遵守环保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等;三是诚信领域,包括环保设施的建成和使用情况是否如实上报、受到处罚是否如实、及时披露等。

金联创煤炭行业分析师毕方静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化工、钢铁类工业企业受环保政策的影响较大。受影响较大的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现有的利润并不能投入必要的环保设施。因此部分中小型企业被淘汰,预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国有企业、大型的企业抵抗力较强。

为提高公司环保意识,证监会此前提出,违反环保规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上市公司,IPO和重组均会受到阻碍。去年6月份,生态环境部(前身为环境保护部)与证监会在京签署《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共同研究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等要求,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措施,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树立新标杆。

有关数据显示,沪市已有370余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主动披露环保相关信息。深市118家节能环保行业公司,累计投入191.18亿元开展环境技术与产品服务研发。

(责编:李栋、赵爽)

标签: 余家 上市公司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iis7站长之家

相关阅读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