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 102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超过15000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时间:2018-04-24 23:05:18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4月19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业务管理一部总经理刘波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中国东方成功落地第一单中国重工的项目,今年又落地了两单,到目前为止中国东方在整个债转股中投入了30多亿元。今年中国东方在这一领域还安排了专项额度,相较于去年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更多的市场主体积极布局市场化债转股,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外,五大国有银行也开始布局,部分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陆续开业,而包括招行、浦发银行在内的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布局债转股业务。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市场化债转股机制下,“僵尸企业”将依法破产清算,可推动淘汰产能过剩行业中部分无效企业,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对于成功改组的企业,债转股可增强其资本实力,降低成本。过去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实施了债转股,杠杆率逐步下降。在国有资本收缩退出和预算软约束被打破后,该类企业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或将上升,最终有利于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各类实施机构已与102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5000亿元。

鄂志寰表示,今年的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以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加快推进债转股进程,是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1月份,七部门出台《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此,鄂志寰表示,通知为债转股落地提供了有效的配套措施,大幅度放宽债转股实施环节的要求,包括拓展债转股对象企业、拓宽资金来源(如允许实施机构发起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将有利于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债转股,进而破解落地难问题。

同时,债转股实施机构有望扩至有条件的机构,包括非银机构。对此,鄂志寰表示,过去,债转股的实施主体多为银行。但由于债转股过程的复杂性,项目运作周期较长,需要长期资金对接。但银行的理财资金成本较高,且银行主体强调流动性管理,因此银行资本对接债转股项目能力有限。若扩大非银机构成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债转股的实施机构将进一步多元化,有助于拓展债转股的资本和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筹集和退出等方面问题。(记者 傅苏颖)

(责编:朱江、赵爽)

标签: 债转股 金额 框架

相关阅读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近日,10家鞋履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从数据来看,今...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下周,中报披露即将收官。根据Wind统计,截至26日下午5点,已有29...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
    周三,沪深A股震荡走低,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元器件、半导体...
两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提前结束募集 两只基金公众认购规模已超初始募集规模上限
    8月1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金厦门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
受天气影响部分鲜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7月本市C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上涨2.1%
    昨天,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北京居民消费价格...
工业富联半年报:营收利润逆势双增  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营收达1245亿元再创新高
    8月9日,工业富联披露半年报。其中营收达2252 6亿元,同比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