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巴克:抵押将成P2P行业避“风”港
国外以个人信贷为主的P2P在进入中国后,出现了明显水土不服,征信数据的缺失和缺乏相应的行业监管,平台倒闭、跑路现象屡见不鲜。“相对来说,抵押是最有效的风控手段,对于用户来说也最直观,所以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开始转型抵押类债权。”针对当前P2P行业的困境,银巴克指出,抵押类P2P产品很可能成为整个行业的避风港。
据《中国P2P网贷行业2014年度运营简报》显示,2014年全国问题平台高达275家,投资人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到P2P平台的风险性上。目前, P2P平台网贷安全风控模式颇多,以无抵押无担保模式、无抵押有担保模式、抵押类债权保障模式、小额贷款担保模式、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担保模式几种最为常见。以保值度高、风险低特点突出重围,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的房产抵押类产品也由此成为P2P市场最看好的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理论上,投资者可以直接从抵押物折价或拍卖款中优先受偿,本息安全更有保障。但这一系列操作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目前互联网公司介入线下繁杂风控流程的难度很大,而且“线上投资人也很难辨明流程文件的真假。” 作为业内第一家房产抵押类债权平台,银巴克曾率先提出了抵押类债权“五大线下环节”的风控标准,并以此提高了银巴克规避风险的能力。
目前投资人对于抵押类P2P产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再是盲目的相信平台提供的信息。“有抵押物当然好,但我还是更愿意选择有银行背景的P2P平台。”线上投资人小朱认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抵押物的价值水分太大,“一些网站动不动就号称有几千万的厂房、设备作为抵押物,我觉得这种资产根本无法变现。”
银巴克向记者介绍,“房产属性确实可以上市交易”和“合法的评估报告”应该是一个抵押类债权最先确认的信息,此外,流动性核查、借款人尽调、房屋实地勘察和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都缺一不可。“无论行业如何转型,风控能力都是核心,如果平台本身并不具备线下能力,而且对线上用户依然讳莫如深,单纯的抵押类产品也不会是P2P的救命稻草。”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建立健全市场监管和第三方信用体系,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也未完全开放。综上所述,在整个P2P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像银巴克这样专注房产抵押类债权的平台,以高规格的风控标准规避风险,才能成为P2P行业的风险避风港,赢得投资人的信任。
标签: 行业
相关阅读
- 06-26
- 10-21
- 04-28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