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肯德基再陷信任危机

据上海电视台20日晚间报道,其记者化身流水线工人卧底调查多月,发现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洋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等行为。记者昨日拨通上海福喜电话询问事件进展,公司称正在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调查,并进行内部自查,调查结果以后续政府部门公告为准。
福喜食品加工黑幕触目惊心
调查视频显示,在上海福喜车间内,落地肉捡起来直接扔回生产线;大量过期半个月的鸡皮、鸡胸肉等原料碾碎再加工;发绿、发臭的冷冻小牛排过期一年再加工;随意更改保质期标印、每天专人制作对内对外两套报表以掩盖真实生产日期;次品重新回炉利用……这样生产出来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被曝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大部分快餐连锁店。
2014年6月18日,原料解冻间当天要使用18吨麦乐鸡原料,其中含有大量过期将近半个月的冰鲜鸡皮和鸡胸肉。工人对此表示:“过期了,没关系的,搬上去”。经大型绞肉机粉碎乳化,过期肉被裹上三层浆粉,再经200度高温油炸,麦当劳儿童套餐的主要组成部分——金灿灿的麦乐鸡便被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卧底记者还称,这些过期鸡肉原料被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
6月30日,肯德基烟熏风味肉饼生产线上,同样使用了过期近一个月的鸡肉原料。工作人员称,“冰鲜的鸡肉保质期只有6天,过期了就冰冻了继续使用。”
为掩盖见不得光的生产行为,上海福喜还做了阴阳两本账——一套记录真实生产数据,一套由专人篡改、对外给审核的人看。
在被曝光的视频中,操作人员甚至声称:“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这么简单。”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消费者,均对福喜行为表达了震惊与愤慨,“食品安全大于天,此类事件不杜绝,洋快餐没法再下咽。”
7月20日23时左右,福喜公司的生产车间已停止生产。
洋快餐食品安全令人心寒
20日当晚,多位媒体记者跟随上海食药监局进入福喜公司,工作人员正慌忙在布告栏上更换质量承诺书。生产麦乐鸡的流水线仍在运转,生产车间污水横流,污物满地。
这并不是一个小食品作坊,而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及蔬菜加工集团——美国福喜(OSI)集团在上海的分公司。
查阅福喜集团官网,集团成立于1909年,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是一家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57家食品加工厂的国际化食品集团,2013年收入近60亿美元,在福布斯美国最大私营企业榜单上排名第62位。
美国福喜集团也是较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在河北廊坊、山东乳山、云南昆明等地均设有公司,在福建、河南等地设有多个农牧公司,还专设有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福喜成立于1996年,属外国法人独资企业,拥有出口中国香港和日本的资质,年生产能力2.5万吨。
不难发现,在食品安全体系上,上海福喜及其母公司福喜集团并不缺经验,企业罔顾食品安全的行为反而是一贯的、自觉的、故意的,并且造假严密、应对娴熟。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正是由于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才使得这些企业唯利是图,置消费者安全于不顾,这也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漏洞。
刘俊海表示,监管部门应抓紧查明真相,依法处理,尽快将结果公布于众。并根据事件调查结果依法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进行行政处罚,如触犯《刑法》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国内一家肉类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国际食品加工巨头的下属公司,上海福喜出现此类食品安全风波确实令人惊讶。
知名快餐品牌纷纷中枪
据了解,福喜集团的全球主要客户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小肥羊、卡夫食品、沃尔玛、雀巢、星巴克、棒约翰、吉野家、德克士、7-11、星期五餐厅、汉堡王、美其乐、赛百味、宜家、华莱士、达美乐等,此事一出,一批国际知名快餐品牌纷纷中枪。
昨日凌晨,百胜再发声明,表示已要求旗下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即刻封存并停用由上海福喜提供的所有肉类食品原料。并已展开对上海福喜的调查,并将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早晨八点,麦当劳也再发声明,称已全面停用上海福喜供应的食品原料。
但肯德基官微午间又发表声明称,除福建少数门店的两款产品外,其他城市所有肯德基餐厅未使用福喜供货,产品正常供应。
德克士昨日也发表微博声明,称进行内部清查、下架相关食品、对上海福喜及其关系企业进行全面调查、配合政府行动。
而目前已有华莱士、吉野家、宜家、星期五餐厅、达美乐、赛百味等六家企业明确否认与上海福喜有合作关系。其中,宜家表示曾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有过合作,2013年9月起已终止;美其乐表示其鸡肉产品为自产自销,其他肉类是否存在合作尚不确定。 据新华社